问:世界上最熟悉的人是谁?
答:夫妻。
问:世界上最陌生的人是谁?
答:还是夫妻。
这般矛盾的答案,恰似一面棱镜,折射出夫妻间最本真的模样 —— 既熟悉得如同知晓彼此掌纹的脉络,又陌生得好似隔着一层朦胧雾霭。
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夫妻间的关系,最妙最露骨的,就是:至亲至疏夫妻。短短六字,道尽婚姻里的纠葛与深情。
当无数人读到这句诗时,心底总会泛起涟漪,惊叹于它将婚姻关系剖析得如此透彻。
而鲜有人知,这凝练又深刻的句子,竟出自千年前一位女道士的笔端。
她在道观的青灯古卷间,看透了尘世里夫妻的爱恨嗔痴,留下这穿越时空的箴言。
图片
《八至》
李冶〔唐代〕
至近至远东西,至深至浅清溪。
至高至明日月,至亲至疏夫妻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东西两个方向,看起来距离近得就在眼前,却又可以远到天边,仿佛没有尽头;
清澈的溪流,水浅处一眼见底,可深处却深邃难测,让人捉摸不透。
天上的日月,高高悬挂在苍穹之上,光芒普照大地,无比高远;其明亮程度,更是世间万物难以比拟;
夫妻之间,关系亲密时可以如胶似漆、不分你我,是最亲近的人;可一旦感情破裂,又会形同陌路、相互疏离,成为最疏远的关系 。
李冶,字季兰,乌程人,后为女道士,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。
与薛涛、鱼玄机、刘采春并称为“唐代四大女诗人”,李冶长得美,天赋高,而且生性浪漫,尤会写作格律诗。
当时,她与唐代文坛上的知名作者皎然、陆羽、刘长卿互相唱作往来,刘长卿还称李冶为“女中诗豪”。
图片
此诗首字“至”字在诗中反复出现八次,故题名“八至”。
从内容上说,全诗四句,说的都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,具有深刻的辩证法,富有哲理意味。
从结构上说,作者设置了层云叠嶂,前三句只是个过场,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“至亲至疏夫妻”,专在针砭世情,极为冷峻。
首句中东西是相对的方向概念,从空间角度看,它们紧密相连却又永远无法重合,体现了事物相对性和距离的辩证关系。
次句以清溪为例,说明深浅的相对性。溪水虽浅,但深不可测之处亦有其深,特别是水流缓慢近于清池的溪流,可以倒映云鸟、涵泳星月,形成上下天光,令人莫测浅深。
三句赞美了日月的崇高与光明。日月高悬于天际,照亮万物,其至高至明无可争议。日月高悬于天,其高度和亮度无可比拟,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、永恒的存在,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。
结句点出夫妻关系的特殊与微妙。夫妻在情感上可以亲密无间,但在现实生活、矛盾冲突中又可能变得极为疏远,深刻地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。
全诗由远近东西至深浅清溪,再至高明日月,又至亲疏夫妻,诉尽人生无奈颓靡之态。
虽篇幅极短,却是一程生命由盛及衰的花开花落,道破人生的真相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